行业动态
香港交易所市场劳而无功?本土科技初创企业转向美国SPAC上市
+ 查看更多
【宏业金融境外IPO辅导】因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筹资工具对其退出计划收效甚微,新加坡和香港的初创企业正避开本地区的证券交易所,追求与美国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
金融数据提供商Refinitiv的信息显示,今年至少有9家新加坡和香港公司宣布计划通过在美国上市的SPAC上市,尽管新加坡和香港自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就出现许多此类空壳公司——没有一家与目标企业成功合并。
SPAC为渴望成为公众公司提供了另一种上市方式,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资金,然后收购现有企业或与现有企业合并,将目标公司推向公开市场,而无需经历传统且耗时的上市过程。
这通常意味着公司上市的途径更直接、更快捷,因为SPAC提供了绕过与传统IPO相关的通常艰巨的审查程序的方法。
Refinitiv的数据显示,在整个亚太地区,今年前9个月至少宣布了28笔SPAC交易,总价值234亿美元。然而,它们都不是来自新加坡或香港交易所。
SPAC的许多交易都青睐科技领域雄心勃勃的新贵,这些公司被视为具有高增长潜力,这自然会激发投资者的兴趣。这部分商业交易在Covid-19大流行初期蓬勃发展,因为科技公司看到人们在封锁期间对数字服务的需求激增。
SPAC的发起人或赞助商,其中许多是风险投资机构,通常会根据他们的声誉背书获得投资者的支持,因为支持者不知道一家空白支票公司最终会与什么目标合并。
俄乌冲突导致地缘政治不稳定、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以及美国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收紧货币政策。这对SPAC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在这样的时代,这些投资者往往会回避与快速增长的科技初创企业相关的高风险赌注。
Refinitiv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亚太地区SPAC交易价值234亿美元,规模似乎很大,但与一年前相比仍下降了47.6%。SPAC首次公开募股和合并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在2021年上半年,但已经过去,对该地区的兴趣减弱也反映了全球设想。
美国SPAC的最低市值要求要低于香港和新加坡,后者制定了更严格的基准,导致规模较小的公司只能选择与美国的空白支票公司合并。
香港SPAC的最低要求为1.27亿美元,新加坡同行为1.06亿美元,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最低要求为5000万美元,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最低要求为1亿美元。
美国的估值普遍高于亚洲市场。与其他地区的公司相比,大多数私营公司更喜欢美国的 SPAC,同样,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吸引了更好的分析师报道,这转化为更高的机构投资者兴趣。
与此同时,尽管对SPAC的热情已经降温,但随着美国继续收购科技公司,亚洲主要金融中心一直保持不温不火。
随着今年接近尾声,投资者仍不清楚这些SPAC最终将收购哪些公司(如果有的话)。新加坡的SPAC们必须在IPO日期后的24个月内完成合并或收购,最多可延长12个月。
在香港,SPAC应在24个月内宣布交易或de-Spac交易,或在36个月内完成de-Spac,并最多可延长六个月。一些新加坡和香港的SPAC很可能会错过两年的最后期限。
宏业金融上市辅导顾问表示,“全球经济环境给所有市场蒙上了阴影,因此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市场的SPAC都未能幸免,但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他们可能会降低目标标准,以避免让情况变得更糟。”
- END -
宏业金融声明:宏业金融集团为我司海外合法注册公司,是知名的中国企业赴美国IPO上市和融资专业辅导服务机构,在中国大陆以注册主体公司“弘业财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展业,为国内企业境外上市、赴美上市和融资提供全流程咨询辅导服务。宏业金融欢迎读者及客户朋友们基于非商业性用途分享或转载本公众号内容,但请务必注明出处。文章并不代表宏业金融的观点和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具有完全指导作用。文章中可能有部分数据、资料及配图来源于其他媒体的公开报道,侵删!